资源名称 |
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: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机载WiDAS地面同步观测数据集(2008年5月30日) |
Resource Name |
Integrated remote sensing joint experiment of Heihe River: Airborne widas ground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data set in the intensive observation area of Linze station (May 30, 2008) |
学科分类 |
地球科学
|
主题分类 |
生态环境科学数据
|
关键词 |
|
描述 |
样方样带的分布和编号信息请参见元数据“黑河综合遥感联合试验:临泽站加密观测区样方样带布置”,样方位置见临泽站加密观测站样方样带坐标.xls。2008年5月30日在临泽站加密观测区开展了机载红外广角双模式成像仪WiDAS(Wide-angle Infrared Dual-mode line/area Array Scanner)航空飞行的地面同步观测。 WiDAS由4个CCD相机、1个中红外热像仪(AGEMA 550)和1个热红外热像仪(S60)组成, 能同时获取可见光/近红外(CCD)波段5个角度、中红外波段(MIR)7个角度和热红外波段(TIR )7个角度的数据。观测内容包括地表辐射温度、土壤水分、地物光谱、BRDF、鱼眼相机测量LAI、手工测量LAI。1.土壤水分观测;观测目标:0-5cm表层土壤。观测仪器: 环刀(体积50cm^3), ML2X土壤水分速测仪。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:荒漠过渡带自东向西第七航线下LY07样方和第八航线下LY08样方(各9次观测)。预处理数据为土壤体积含水量。数据存储:Excel。 2.地表辐射温度观测;观测仪器:手持式红外温度计(寒旱所5#,寒旱所6#);仪器均经过定标(请参考手持红外温度计定标数据.xls)。观测样方和观测次数: LY07和LY08(每个样方49个观测点,每个观测点3次重复)。预处理数据根据热红外定标数据(标准源为黑体),将各仪器的实测温度与相应黑体温度进行直线拟合,求得拟合方程,再利用上述拟合的方程,对观测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定标处理。数据存储:Excel。 3.BRDF;观测仪器:北师大ASD光谱仪,350-2 500 nm; 40%参考板;多角度观测架包括北京师范大学旧多角度观测架一台、北师大2008年新制多角度观测架一台、遥感所新制多角度观测架一台。观测地点:五里墩农田样方和荒漠过渡带。样本类型:玉米。存储方式: 本数据集包括原始数据和预处理后数据,原始数据由二进制文件和记录表构成,二进制文件可由ViewSpecPro软件读取;处理后的反射率和透射率是文本格式。 4.鱼眼相机测量LAI。观测仪器:佳能EOS40D相机和佳能EF15/28鱼眼镜头以及相机支架。观测地点:五里墩农田样方I区、荒漠过渡带和杨树林。观测对象:玉米;杨树;荒漠灌丛。拍摄方法:大部分照片为从上向下拍摄,较高的作物拍摄时采取从下向上拍摄,特殊情况下,比如光线太强时,采取向下倾斜45度拍摄。具体拍摄情况见当天鱼眼相机测量记录。存储方式:该数据包括拍摄的原始照片,以及用can_eye5.0软件处理以后的结果。原始照片格式为JPG,处理结果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。 5.手工测量法测量LAI;观测样方:五里墩农田样方D和H子样方。测量方案:使用直尺和三角板。数据文档中所存放的是在实验样方中抽取的4到5株样本所有叶片的长和宽,另有样方调查文档存放每个样方的株数。用LAI-3100测量了部分样本,并与手工测量值进行比较,得到修正参数来修正手工测量值。利用直尺和三角板,抽样测量和记录叶片长和宽,样方作物总株数,样方大小,计算出作物的平均叶片面积,乘上样方内总株数,得出估算的作物总的叶片面积后,除以样方面积。存储方式:此数据为处理后数据,文件格式为Excel表格,得到的是观测样方每天的LAI测量平均值。 |
服务机构 |
甘肃省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|
服务联系人 |
敏玉芳 |
服务联系电话 |
0931-4967592 |
服务邮箱 |
ncdc@lzb.ac.cn |
服务机构通信地址 |
兰州市东岗西路210号 |
共享范围 |
完全共享 |
共享方式 |
线上共享 |
申请流程 |
登录甘肃省生态科学数据中心网站(http://eco.sdc.gs),进行数据申请 |
DOI |
|
CSTR |
11738.11.NCDC.NIEER.2021.1801 |
所属平台 |
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数据中心 |
资源信息链接 |
详细数据获取 |
点击量 |
85 |
下载量 |
0 |
信息更新时间 |
2023/11/14 03:18:05 |